测试桩的核心功能依赖内部电气、机械部件的稳定运行,密封性差会直接损坏这些部件:
接线柱与测试端子
作为连接外部检测设备的关键接口,接线柱(如铜质、不锈钢端子)若因进水锈蚀,会导致接触面氧化、电阻增大,甚至断裂。
后果:外部设备(如万用表、参比电极)无法稳定连接,检测时出现 “接触不良”“数据跳变”,甚至无法读取信号。
电缆接头与导线
测试桩内部的电缆(如连接管道的阴极保护电缆)接头若遇水,会引发绝缘层老化、导线短路或漏电。
后果:电缆传输的电位、电流信号失真,导致对管道防腐状态(如阴极保护有效性)的判断错误。
绝缘板与支架
绝缘板(用于隔离不同电位的部件)遇水后绝缘性能下降,可能引发不同端子间的 “跨接漏电”;金属支架锈蚀会导致部件松动、移位。
后果:内部电路短路,测试桩整体失效,无法传递任何检测信号。
门锁与铰链
门锁、铰链等机械部件锈蚀后会卡滞、变形,导致门体无法完全闭合,进一步加剧密封失效,形成恶性循环。
后果:门体松动或脱落,失去对内部部件的物理保护,杂物直接侵入,增加维护难度。
二、外部检测设备
测试桩是外部检测设备的 “接口载体”,其内部部件损坏会间接影响这些设备的使用效果:
万用表、毫伏表等电位检测设备
若测试桩内部接线柱锈蚀或接触不良,检测设备连接后会出现 “读数不稳”“显示异常”(如数值跳变、无数据)。
后果:无法准确测量管道的保护电位、自然电位,影响对阴极保护系统有效性的评估。
参比电极(如硫酸铜电极)
参比电极需通过测试桩端子连接管道,若端子因潮湿氧化,会导致电极信号传输受阻。
后果:测量的管道电位误差增大,可能误判管道是否存在腐蚀风险。
数据记录仪(自动化测试桩配套设备)
部分智能测试桩内置数据记录仪,若进水导致记录仪短路或芯片受潮,会造成数据存储失败、传输中断。
后果:无法远程获取管道检测数据,失去实时监控功能。
手持检测仪(如皮尔逊检测仪)
用于检测管道防腐层破损的手持设备,需通过测试桩接地端子形成回路,若端子锈蚀导致回路电阻过大,会使检测灵敏度下降。
后果:漏检防腐层破损点,增加管道腐蚀隐患。
三、关联系统设备(间接影响)
在阴极保护系统中,测试桩是连接管道与保护系统(如恒电位仪)的 “监测节点”,其失效会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设备:
恒电位仪(阴极保护电源):若测试桩因密封问题导致检测数据失真,可能使恒电位仪误判管道电位状态,进而错误调节输出电流 / 电压,造成 “过保护” 或 “欠保护”,加速管道腐蚀或浪费能源。
牺牲阳极:通过测试桩监测牺牲阳极的输出电流,若密封性差导致数据不准,可能无法及时更换失效的阳极,使管道失去保护。